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凌晨,蔣經國總統從睡夢中被喚醒,獲知美國川面宣佈對我斷交的消息。當時台灣正進行著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,面對此一遽變,政府決定選舉暫時中止,社會人心惶惶,陷入一片慌亂。
那一天,擔任國貿局副局長的蕭萬長,原訂隨同經濟部次長汪彝定赴美,展開中美貿易談判。汪彝定是我國談判團團長,在獲悉斷交訊息後,須赴行政院參加孫運璿院長召開的緊急會議,無法成行,他便電告蕭萬長,要他依原訂行程先行芔發,路上再與台北聯絡,見機行事。
斷交之日赴美談判
到了東京,蕭萬長打電話回台北,汪彝定說已請示過孫院長,要蕭萬長繼續東飛;蕭便撥電話給駐美大使館經濟參事胡祖望,請他代為安排隔日上午與美方會談事宜。十二個小時後,蕭萬長抵達白雪紛飛的組約城,只見僑胞痛器流涕;忍著傷痛。隔日清晨六時搭上第一班飛機,抵達酷寒刺骨的華盛頓。
從台北、經東京、轉紐約、抵華府,蕭萬長一路上難以闔眼,不斷模擬著如何與美方折衝,為斷交後的台灣爭取「永久最惠國待遇」。他自知無力扭轉斷交變局,但若能在這場貿易談判中取得佳績,也算不負國家交付的責任。
就這樣,蕭萬長展開了為期兩週的貿易談判。蕭萬長抓住要點,節節進逼,絕不讓步。他攻守靈活的談判技巧,讓美方代表印象深刻;他義正辭嚴的愷切陳述,也令對手為之動容。
談判期間適逢美國人的聖誕假期,各行各業幾乎都在休假狀態。蕭萬長原本下榻於「五月花飯店」,聖誕夜,當他從談判桌上返回飯店,發現自己的行李竟被棄置在一樓大廳,櫃檯經理說是假期中無人服務,也無伙食供應,蕭萬長只好提著行李,轉到附近的「康乃狄克客棧」住宿,只因對面有著一家麥當勞,可以勉強填飽肚子。
即使事隔二十一年,蕭蕭萬長每次想起那一幕淒涼景象,都還會不勝感傷!
為了爭取這項「永久最惠國待遇」蕭萬長前後赴美七趟,牙齒也掉了十一顆,他為國辛勞至此,卻從不對外人誇說;而談判過程千辛萬苦,直到當年十二月廿九日,汪彝定由台北赴美簽字,這個歷史性任務終於大功告成。
銳意改造對外開放
當然,只靠一紙「永久最惠國」協議而沒有後續努力,台灣的國際貿易是不可能振翅高飛的。蕭萬長歷任國貿局副局長、局長前後十一年,當時國內產業界無不希望繼續蒙受「保護政策」的好處,官方對於產業界也多抱持管理心態,而這些都和國際化、現代化背道而馳。在那些年間,蕭萬長致力推動「對外國際化、對內自由化」,逐步導入新觀念,將管理法令落實為服務措施,他銳意改造,終能將台灣外貿導向繁花似錦的局面。
中美斷交的衝擊已然遠去,要讓新生代瞭解「永久最惠國待遇」對於台灣的重要性並不容易,但只要看看兩國貿易總額從當年的七十三億八千萬美元,成長到今天的四百九十億五千萬美元,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。再看看中國大陸,以其強大國力,又有外交關,尚須年年與美國重新談判,便可明瞭台灣與美國簽訂「永久最惠國待遇」有多麼珍貴!
這二十多年來的漫長演變,將來必有史家深入研究,但毫無疑問的,當年的「永久最惠國待遇」談判,是關鍵一役, 而該次勝利正是蕭萬長奮戰贏得的。